山一大青峰学堂第14期成功举办

发布日期:2025-10-20 浏览量:


10月15日,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(山东省医学科学院)人才工作部、科研部联合主办,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、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共同承办的青峰学堂第14期成功举办。活动聚焦医学科研前沿领域,以“专家报告+学员汇报+专家点评”的三阶互动形式,为校内师生打造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学术交流盛宴,吸引众多师生到场参与。

undefined

 校(院)副校(院)长张占军出席活动并致辞。他在讲话中,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参会专家及积极参与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,同时高度肯定了青峰学堂在搭建跨领域学术桥梁、为青年科研人才搭建成长阶梯方面的重要价值;最后寄语学堂未来持续创新,为校(院)医学科研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校(院)科研部副部长王蕾、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副院长于广福等一同出席活动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专家报告环节,三位领域内顶尖学者带来前沿成果分享,为现场师生带来学术启发。其中,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、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、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仇吉川教授以“材料-细胞相互作用调控用于先进干细胞治疗脑损伤”为题,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在神经再生、神经调控及干细胞治疗领域的设计合成逻辑与实际应用突破,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;国家级青年领军人才、国家生物安全证据基地智能检测装备中心主任、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赵海涛教授围绕 “生化标志物的微纳检测技术”展开讲解,通过案例展示该技术在医学检测领域的高灵敏度、高精准度优势,凸显其临床转化潜力;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员聚焦“人类社会性形成机制及93万年前人类祖先几近灭绝”这一跨学科前沿课题,结合最新研究数据,为现场师生打开了从进化视角理解人类发展的全新思路。三位专家的报告内容详实、逻辑严谨、见解深刻,引发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学员汇报环节,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PI王永祥、黄晓文,以及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PI郝子谦分别围绕“星形胶质细胞老化和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及干预研究”“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医学检测及应用”“一种从单细胞数据推断肿瘤亚克隆的新方法”三个专题,清晰展现各自的研究背景、实验进展与成果展望。三位青峰学堂学员代表凭借扎实的科研基础、清晰的逻辑框架与流畅的表达,赢得现场阵阵掌声。受邀专家针对学员汇报内容,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、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等维度,进行细致点评与专业指导,为学员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、突破科研瓶颈提供了宝贵建议。

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副院长于广福作总结讲话。他强调,青峰学堂作为校(院)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,此次“学员汇报+专家点评”环节,让学术交流从“单向输入”转向“双向互动”,不仅为青年学员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、获取精准指导”的专属成长舞台,更让学术交流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,为校(院)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此次青峰学堂第14期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校(院)师生输送了医学科研领域的前沿理念与成果,更有效激活了校(院)内部的学术交流活力,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投身医学科研创新的热情。未来,青峰学堂将继续以 “创新形式、丰富内容、提升实效” 为目标,持续为校(院)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赋能,助力校(院)在医学科研领域实现更高质量、更具影响力的发展。


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

联系电话:0531-59567871信箱:sdsnyy@sdfmu.edu.cn